当前位置:智通阁 >

黄香温席的典故是什么的甄选文章

黄香温席的典故是什么 黄香温席的典故
  • 黄香温席的典故是什么 黄香温席的典故

  • 黄香温席典故汉朝的时候,有一个叫黄香的人,是江夏(今湖北境内)人。年纪才九岁的时候,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。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,(黄香)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,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,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(黄香双亲的帐子),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;到了寒冷的冬天,(黄香)就用自...
  • 29913
狗咬吕洞宾历史典故 狗咬吕洞宾历史典故是什么
  • 狗咬吕洞宾历史典故 狗咬吕洞宾历史典故是什么

  • 典故一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,刚开始修道的吕洞宾奉命拿法宝“布画”去收降。哮天犬被收入法宝“布画”后,吕洞宾担心哮天犬困于其中被化成灰,心生慈悯,擅自放哮天犬出来,结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机咬了一口。见于小说《八仙得道传》第083回和第084回。典故二吕洞宾成仙...
  • 15039
七夕的由来和典故 关于七夕有什么典故
  • 七夕的由来和典故 关于七夕有什么典故

  • 说起七夕,大家肯定先想到的是“牛郎织女”的美丽爱情传说。也正是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,使七夕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。最近,七夕即将到来,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七夕的一些小知识。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七夕的由来和典故吧!七夕的由来和典故七夕节,又称七巧节、七姐节、女儿节、乞巧...
  • 23337
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什么意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指谁
  •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什么意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指谁

  •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“故人”意思是老朋友,指的是孟浩然。“故人西辞黄鹤楼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孟浩然因年龄比李白大,在诗坛上享有盛名,李白对他很敬佩,彼此感情深厚,因此称之为“故人”。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原文及翻译原文:故人西辞黄鹤...
  • 4692
宴席和筵席的区别是什么 宴席和筵席有什么区别
  • 宴席和筵席的区别是什么 宴席和筵席有什么区别

  • 1、主场不同:宴席是指别人请客,主场是别人,而筵席可以是别人请客,也可以是大家聚在一起的酒席,主场是所有人;2、定义不同:宴席是指常常为宴请某人或为纪念某事而举行的酒席,而筵席是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;3、含义不同:筵席包括席桌上的酒菜配置,酒菜的上法、吃法、陈设等,而宴席是在筵...
  • 5934
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说的是谁
  •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说的是谁

  • 才高八斗的典故:南朝宋国谢灵运,他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和名胜风景,艺术性强,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。其诗文每次一传出来,就会受到文人们争相抄录、传诵。连皇帝都十分欣赏他,请他入朝为官。这种被众人捧着的感觉,让谢灵运感到更加自大。他说道:“魏晋以来,天下文学之才共一旦,其中曹植占...
  • 15718
“乐不思蜀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乐不思蜀的典故
  • “乐不思蜀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乐不思蜀的典故

  • 乐不思蜀由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而来。原文:司马文王与禅宴,为之作故蜀技,旁人皆为之感怆,而禅喜笑自若。王谓贾充曰:“人之无情,乃可至於是乎!虽使诸葛亮在,不能辅之久全,而况姜维邪?”充曰:“不如是,殿下何由并之。”他日,王问禅曰:“颇思蜀否?”禅曰:“此间乐,不思蜀。”郤正闻之,求...
  • 13630
温故而知新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什么
  •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什么

  • “温故而知新”是《论语》里的一句话,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就学过,那么大家是否还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呢?这句话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“温故而知新”的意思“温故而知新”是说复习旧的知识,就可以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。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为政篇》:子曰:“温故而...
  • 8088
望梅止渴的典故是什么 望梅止渴的意思和典故
  • 望梅止渴的典故是什么 望梅止渴的意思和典故

  • “望梅止渴”的典故出自南朝宋·刘义庆所著的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一文中,故事写的是曹操率军前进的过程中,因为没有找到水源,将士们口渴不已,曹操新生一计:其告诉手下将士前方有一片梅林,树上结了很多梅子。将士们听后口水都流出来了,加快了行军速度,最终找到了水源。望梅止渴(发...
  • 14600
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是什么
  •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是什么

  • 1、典故一: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,刚开始修道的吕洞宾奉命拿法宝"布画"去收降。哮天犬被收入法宝"布画"后,吕洞宾担心哮天犬困于其中被化成灰,心生慈悯,擅自放哮天犬出来,结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机咬了一口。2、典故二:吕洞宾成仙后,一次路过河边,见一男人淹死在...
  • 28213
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是什么
  •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是什么

  • 楚汉相争,项羽被刘邦围困与亥下,夜晚,刘邦命手下军士大唱楚地的民歌,项羽的军士思乡心切,无心恋战,最终大败,项羽乌江自刎。出自司马迁的《史记-项羽本纪》,常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,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。四面楚歌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...
  • 24543
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介绍
  •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介绍

  • 汉朝的时候,有一个叫黄香的人,是江夏人。年纪才九岁的时候,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。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,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,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,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,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;到了寒冷的冬天,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...
  • 18389
才高八斗的典故是什么 才高八斗的故事典故
  • 才高八斗的典故是什么 才高八斗的故事典故

  • 三国时期的曹操,有四个儿子才能比较突出,各个都有一招拿手好戏,而且聪明过人。曹丕剑术高超;曹彰力大无比;曹植诗写的极好;小儿子曹冲借船称象,机敏过人。在曹操的四个儿子中,最有才华的就是曹植。汉朝500多年后的魏晋时期,著名的大才子谢灵运曾赞誉曹植“才高八斗”。谢灵运出身...
  • 26706
“鸡犬升天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鸡犬升天的典故
  • “鸡犬升天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鸡犬升天的典故

  • “鸡犬升天”出自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,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,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,鸡狗吃了仙药也都升了天。后用以比喻一个人得势,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随之发迹。也说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鸡犬升天近反义词近义:一人得道、弹冠相庆、淮南鸡犬反义:树倒猢狲散鸡犬...
  • 23713
当垆卖酒的故事是什么 当垆卖酒的典故
  • 当垆卖酒的故事是什么 当垆卖酒的典故

  • “当垆卖酒”讲的是我国汉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与被誉为“我国四大才女”之一的卓文君的爱情故事。司马相如以琴挑卓王孙之女卓文君,遂私奔。到了司马相如的家中才发现其家里非常贫穷,但是卓文君丝毫不怨,亲自去卖酒维持生计,司马相如给其帮忙,“当垆卖酒”被世人认为是一...
  • 12793
“马首是瞻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马首是瞻典故
  • “马首是瞻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马首是瞻典故

  • “马首是瞻”出自《左传•襄公十四年》,讲的是春秋时期,晋悼公联合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,晋国荀偃想早点发动总攻,向联军将领要求:作战时,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,我指向哪里,大家就奔向哪里。后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。马首是瞻的近反义词近义:如影随形、亦步亦趋、...
  • 17644
“爱鹤失众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爱鹤失众的典故
  • “爱鹤失众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爱鹤失众的典故

  • “爱鹤失众”由卫国的卫懿公养鹤而失去民心这个典故而来。爱鹤失众,比喻因小失大,也多用于形容不务正业的人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。出自春秋.鲁.左丘明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“狄人伐卫,卫懿公好鹤,鹤有乘轩者。将战,国人受甲者皆曰:‘使鹤,鹤有禄位,余焉能战?’”成语故事春秋时期,卫国的卫...
  • 26564
“东窗事发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“东窗事发”的典故
  • “东窗事发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“东窗事发”的典故

  • 东窗事发由秦桧陷害岳飞一事而来。东窗事发,比喻阴谋已败露。出处:元·孔文卿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:“吾乃地藏神,化为呆行者,在灵隐寺中,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。”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·佞倖盘荒》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。”原文桧之欲杀岳飞也,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。王氏...
  • 15934
“东山再起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东山再起的典故
  • “东山再起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东山再起的典故

  • “东山再起”出自《晋书•谢安传》,讲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。后来用以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,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。成语【典故】谢安是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身士族,年轻的时候,跟王羲之是好朋友,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,吟诗谈文。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...
  • 25367
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 黄花菜都凉了是什么意思
  • 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 黄花菜都凉了是什么意思

  • 古时候,在盛产黄花菜的湖南省祁东县地区,每逢佳节,喝酒庆祝过后,来一道清炖黄花菜是必不可少的醒酒佳品。等到黄花菜都凉了的意思就是主客人畅饮过后,有时候倒忘记那最后一道醒酒美味了,于是就会有客人埋怨为什么还没上那道黄花菜的菜,顺口就会说:快点啊,我等到黄花菜都凉了!黄花菜...
  • 12212
四面楚歌典故 四面楚歌的故事典故
  • 四面楚歌典故 四面楚歌的故事典故

  • 中国的很多成语都是有历史典故的,有的还和一些历史人物有关系。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,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。四面楚歌典故大家都知道吗?四面楚歌典故公元前202年,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(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)东西边作为界限,互不侵犯。后来刘...
  • 27742
“画饼充饥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画饼充饥的典故
  • “画饼充饥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画饼充饥的典故

  • 画饼充饥是由魏国魏国的第二代君王曹睿请卢毓举荐中书郎,对他所说的话而来:“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!(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,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,没法吃的!)”。画饼充饥意思画个饼来解除饥饿。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。近反义词近义:无济于事、纸上谈兵、掩耳盗铃...
  • 20922
狡兔三窟的典故是什么 狡兔三窟典故的由来
  • 狡兔三窟的典故是什么 狡兔三窟典故的由来

  •    春秋时代,齐国的孟尝君非常喜欢与文学家、侠义之士交朋友。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,孟尝君经常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。其中有位叫冯谖的人,常常住很长时间,但却什么事都不做。孟尝君觉得很奇怪,但是好客的他仍然热情招待冯谖。有一次,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,但他不但...
  • 17196
“洛阳纸贵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洛阳纸贵的典故
  • “洛阳纸贵”由什么典故而来 洛阳纸贵的典故

  • “洛阳纸贵”出自《晋书•文苑•左思传》,说的是西晋都城洛阳之纸,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《三都赋》,以至一时供不应求,货缺而贵。后喻作品为世所重,风行一时,流传甚广。近反义词近义:风靡一时、有口皆碑、交口称誉、有目共赏、都中纸贵反义:敬而远之、粗制滥造典故左思是西晋...
  • 6281
惊蛰吃梨的典故 惊蛰吃梨的典故具体是什么
  • 惊蛰吃梨的典故 惊蛰吃梨的典故具体是什么

  • 惊蛰在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日至7日之间,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。惊蛰开始气温开始升高,人们容易口干舌燥,所以这时候大家很喜欢吃梨,其实惊蛰吃梨是有个典故的,大家知道吗?一起来看看吧。据说当年晋商渠百川在走西口的时候,那天正好是惊蛰,由...
  • 11184